物理学家:形象、思维、世界观—五月苹果树月谈
2016-05-17
文章来源: 青年学术小组
  踩着春风的脚印,牵着初夏的烂漫,迎来了这春夏交接的五月,在这万物生长,阳光正好的时刻,我们相聚苹果树下,谈谈物理学家们的历史故事。本次月谈荣幸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刘兵教授,为我们讲述物理学家的形象、思维与世界观的演变历程。
  刘兵教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他以独特的伦理道德视角,基于戏剧题材阐述了物理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的形象演变历程。首先以二战时期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为例,从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到原子弹历史,人们对物理科学的态度从之前的疏远而发生了极大的转折。20世纪40年代迪伦马特的戏剧《物理学家》构思独特,极具经典,虚拟了不同年代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和梅比乌斯在精神病院里为物理科学的争夺,讲述了物理学家的责任、信念、利益、爱情撞击裂变的故事。他们是疯子但却明智,被囚禁但却自由。以“清白”二字刻画了在原子弹炸毁日本广岛的历史背景,老百姓受害,人们对物理学家从事这种具有极大规模杀伤性的物理研究的合理性进行了道德伦理的评判,表明当时物理学家形象的复杂和矛盾。20世纪90年代迈克弗雷恩的戏剧《哥本哈根》,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丹麦科学家波尔1941年哥本哈根会见成为世界之谜,这对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90年代之前,物理学家与清白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形象与科学应用的后果联系在一起,90年代之后,物理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少有一些学问从社会性上看是只有好的一面,物理思维也有利弊性,它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理想化,它具有理性,对变化的概念总是具有争议。物理学家的世界观与物理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有机论-机械论-还原论还是建构论的多元性,但是物理也是需要统一性的,就像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异同性一样。
  最后刘兵教授结合近来有关“公民科学素养基准”的争论,提出了“为什么公众要学习物理学?”的疑问,以这种开放性且具有思考性的结尾结束了整场精彩的报告,引起了在座的物理科学家们与从事物理研究的同学们浓厚的讨论热情。

  报告人简介:刘兵: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任教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著作:《超导物理学发展简史》、《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触摸科学——刘兵学术自选集》、《驻守边缘》等。

  苹果树月谈,一个每月偷得半日闲的约会,一个所有参与者的舞台,或许,还是一棵“牛顿”靠着的“苹果树”。
  苹果树月谈诚邀物理所全体同事参加!
报告现场